環境教育


          


基本方針

  • 物盡其用,愛惜地球所有資源。
  • 欣賞及愛惜學校的自然環境。
  • 建設美好的綠色校園。
  • 達至可持續發展的大原則。

修定程序

  • 這項政策須校方與教師商議後,方可修訂。

運作程序

  • 訂定課室環保指引
  • 訂立課室冷氣開關指引,並張貼於各課室之「空調控掣箱」上,例如:溫度低於26°C,教師應關掉冷氣。
  • 所有人離開課室後,教師必須關掉電燈和風扇。
  • 非上課時間課室內之電器,如電視及錄影機應徹底關掉,不應保持預備狀態。

電腦設施

  • 使用螢幕省電設定
  • 使用單面紙作印刷非重要文件
  • 雙面印刷

校園植物

  • 多種植本地品種植物,提供合適本地生物生長的環境。
  • 盡量培植多年生的植物
  • 種植天然驅蚊驅蟲植物,如驅蚊草、香茅、薑、蒜頭等,減少使用化學殺蟲劑。
  • 標註校園植物的品種

環境教育展板

  • 設立長期環境教育展板
  • 張貼環保資訊及定期更新
  • 利用展板向學生宣傳不破壞環境的環保生活方式
  • 推廣環境教育活動

環境資源角

  • 讓學生透過觀察標本之觀察,使他們更認識不同的動植物及其他環境資源。
  • 加強學生對受保護動物的認識,宣傳【沒有買賣,便沒有殺害】的環保訊息。
  • 於圖書館增設相關圖書,讓學生從閱讀中認識環境資源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 環境資源角內之標本只供學生觀賞,不可擅自觸摸或取去。
  • 如有需要,教師可以借用資源角內之標本作教學用途。
  • 可由教師帶領學生在課堂時間到圖書館內之環境資源角參觀,事前需通知德育及環境教育主任。

設立環境教育網頁超連結

  • 讓學生從環境教育網得取更多環境教育的資訊

採購物品需注意之事項

  • 盡量選購對環境有益而無害的物品
  • 耐用性高的產品,或是環保物料選購
  • 耗電量低的電器(高能源效益)選購
  • 關注產品的能源標籤

環境管理(配合總務組)

  • 定期抽取學校飲用水樣本送檢化驗。
  • 定期消毒環境,防治病蟲害。
  • 消除水溝、瓶罐積水、撲滅病媒蚊及防範「登革熱」。

廢物分類回收活動

  • 設立廢紙回收箱
  • 於學校玻璃大門放置回收箱供全校使用。
  • 於教員室及課室內放置回收箱供全校使用。
  • 多提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飲用即棄包裝的飲料,或可使用器皿盛載飲料減少製造廢物。
  • 善用紙張,可兩面使用。
  • 留意部分紙張不能回收再造,如:玻璃紙、傳真紙、相片、抹手紙及自動黏貼便條紙等。要減少使用紙張、膠樽等物料。
  • 呼籲進行光碟、充電池、舊衣回收等活動。

教師方面

  • 認定環保是21世紀必定要著重的事情
  • 致力在課堂及課餘時間推行環境教育
  • 協助學校之環境管理系統運作得更暢順

學生方面

  • 愛護校園及社區,認識及實踐環保生活。
  • 積極參與校內及校外之環保活動。從活中學習珍惜資源,讓學生能實踐節約能源,學習惜物、愛物及減少製造廢物。
  • 在家庭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為社會及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本校三項節能及再生能源設施

  • 本校獲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資助設置節能及再生能源設備,當中包括環保單車、玻璃隔熱膜及天台隔熱膜。

課室冷氣機開關指引

校內所有課室之冷氣開關製,必需由教職員或校工操作。
放學後,請順手關上冷氣機。(※學生不得自行開關冷氣)
為了既節約能源,只可使身體健康,請保持課室內空氣流通,減少開啟冷氣。
溫度在 26°C 或 80°F 以上,老師可自行開啟冷氣機。
因應當天的氣溫或濕度情況,老師可開啟其中一部冷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