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課程特色



1. 透過校本的中華古典文學課程培養學生文學修養及作升中銜接

以升中銜接為本,設計中華文化自學冊為自學教材,共六冊,並將之融入單元及評估之中。讓學生增加學習古詩文、文言文的機會,優化縱向讀本課程設計。另外,亦設計古詩文精教單元學習,加入於原有的縱向課程當中,並在評估當中加入古詩文主題默寫部分,延續學生背誦古詩文的習慣。

2. 建立中文科科本的筆記摘錄策略

為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中文科設立「自學小練筆」,讓學生學習摘錄筆記的技巧。學生在自學小練筆中按照課堂教學中的能力重點製作「筆記三部曲」,包括「課前、課中及課後筆記」,並教授學生在筆記當中運用高階思維十三式的技巧。

 

3. 以多元化科本及跨科活動培養學生對中文科的興趣

與不同科目合作,如普通話科、視藝科共同合作,為學生設計跨課程中華文化周,創造多元化學習活動,以多元學習空間跳出課室進行活動,達至透過中華文化為主題營造探索求知的學習氛圍。另外,亦配合跨課程主題閱讀月活動,以中國歷史人物為主題,與常識科合作,為學生介紹多元化的讀物,以提升學生在閱讀上的綜合應用能力,運用閱讀策略和技巧有效提取不同類型的知識。

 

4. 運用不同電子工具(GC, Padlet)加強學習互以及進行說話訓練

於進行筆記摘錄三部曲後,教師建立Padlet平台進行同儕分享,加強學生對分享學習成果的自信心。學生同步在課堂以及電子平台進行說話訓練增加每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機會,從而提升學生的說話技巧。

Padlet連結
 

5. 持續優化評估策略,減少紙筆評估

為了更反映學生的學習表現,以及加強他們的學習動機,我們發展了多元化評估。四至六年級學生全學年一次「說話評估」取代以往的紙筆評估;而一至三年級則以「多元智能」形式的評估以取代紙筆評估,藉此在多元化以及完善的評估工具下提高學習效能。

6.校本讀寫結合設計

我們以閱讀及寫作能力為核心,寫作前會先給予學生大量的「輸入」,如課文、範文、延伸閱讀文章、學習網站等,以提升學生「輸出」的質量,增進學生的寫作技巧。除此之外,我們更加入了說話元素,先說後寫,以提升學生的組織及表達能力,也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說話能力。


 

7.寫作教學評講課

當我們寫作時,評講和回饋對於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非常重要,因此我們的寫作課程著重有效的回饋。在課堂中,我們會就著學生難點作評講,與學生一起優化文章不足之處。此加入多方評估的元素,以提高學生自行檢視寫作進程的意識,以及評鑑文章的能力。

 

8.閱讀策略教學

我們訂定縱向發展閱讀策略框架,於不同年級學習不同的閱讀技巧和策略,以提升學生後設認知的閱讀能力。